自从地理大发现以来,欧洲各国就开始了原始资本的积累。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资源,他们迅速积累了大量财富。再加上工业革命的推动,欧洲很快成为了世界的中心。然而,繁荣的背后并非没有例外。在众多富裕的欧洲国家中,有一个小国——摩尔多瓦,却陷入了贫困,被人形容为“欧洲的非洲”。 到底有多穷呢? 摩尔多瓦的年均收入大约只有七八千元,而中国的人均收入已接近五万元。换句话说,当地工人每月工资也就五六百元,比中国的最低工资还低。欧洲整体物价普遍较高,摩尔多瓦人的收入和开销严重不匹配,许多人连温饱都难以保障。相比之...
自从地理大发现以来,欧洲各国就开始了原始资本的积累。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资源,他们迅速积累了大量财富。再加上工业革命的推动,欧洲很快成为了世界的中心。然而,繁荣的背后并非没有例外。在众多富裕的欧洲国家中,有一个小国——摩尔多瓦,却陷入了贫困,被人形容为“欧洲的非洲”。
到底有多穷呢?
摩尔多瓦的年均收入大约只有七八千元,而中国的人均收入已接近五万元。换句话说,当地工人每月工资也就五六百元,比中国的最低工资还低。欧洲整体物价普遍较高,摩尔多瓦人的收入和开销严重不匹配,许多人连温饱都难以保障。相比之下,非洲部分地区或东南亚国家(如越南),虽然收入同样不高,但由于物价便宜,生活压力反而没有那么大。摩尔多瓦的情况则截然不同:工资远低于中国,但消费水平却达到中国的七八成,这使得普通百姓的生活异常艰难。
展开剩余73%那么,作为欧洲国家,摩尔多瓦为何会如此贫穷?
从历史看,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非常尴尬,长期夹在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帝国之间,频繁遭受占领和分割,几乎没有独立发展的机会。1918年它并入罗马尼亚,但在1940年又被苏联吞并,成为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。更糟的是,苏联时期一些相对富裕的地区被划给罗马尼亚,为独立后的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。由于摩尔多瓦是内陆国,缺乏资源,只能依赖农业维持。
在苏联时期,国家实行“大锅饭”体制,人们尚且安稳。但苏联解体后,邻近的波罗的海三国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港口条件,迅速发展工业并加入欧盟,经济水平大幅提升。而摩尔多瓦因没有出海口,工业基础薄弱,几乎一无所有,只能继续依赖农业。再加上严重的腐败问题,使得本已孱弱的经济更加雪上加霜。通常越是贫穷的国家,腐败越难以根治,因为制度不健全,百姓困苦,权力更容易被滥用。
摩尔多瓦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产业是葡萄酒业。这里曾是苏联的重要酒窖,藏有大量年份久远的葡萄酒,甚至能以几百欧元买到二战时期的酒。然而,葡萄酒再有名,也不足以撑起整个国家的经济。
教育本应是改变命运的途径,但摩尔多瓦在这一方面也表现平平。教育水平大致相当于中国一些贫困山区,高等教育更是落后。在经济困境之下,人们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,何谈发展文化与学术?
更严重的是,大量青壮年劳动力选择离开,前往乌克兰、罗马尼亚等国务工,成为跨国“农民工”。首都基希讷乌甚至被戏称为“世界上最丑陋的首都”,给人一种破败贫民区的感觉。相比之下,蒙古国虽然也不富裕,但至少有矿产资源作为支撑;摩尔多瓦则几乎空无一物,只有土地和人口。
很多人会问:既然如此穷困,为什么不与罗马尼亚重新合并?毕竟两国曾经相连,罗马尼亚的经济也更好。但摩尔多瓦在全民公投中选择了坚持独立。或许,这正是一种“穷人的骨气”——即使日子再苦,也不愿完全依附他国,而是希望凭借自己的力量谋求发展。
发布于:天津市